家課政策 |
|
1. 家課的目的: 1.1 協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度及認清自己須改善的地方。 1.2 鞏固課堂學習,讓學生準備好學習新課題。
1.3 讓教師找出及了解學生在學習上所遇到的困難,以便進一步加強教學, 或改變教學策略,以解決學生疑難。 1.4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律精神。 1.5 讓家長了解子女的學習情況,以便有需要時,與教師共同商討幫助學生 改進學習的策略。
2. 家課的設計: 2.1 各科主任會與科任教師共同商議,制定各級的家課安排,包括種類、 數量、家課調適及批改方法等,並定期檢討。 2.2 任教同一班教學工作的教師,宜互相緊密溝通,小心調節各科家課的 次數及分量。 2.3 教師會盡量安排有效益的家課,有效益的家課: 2.3.1 是多元化的設計,避免機械式操練、重複抄寫及偏重強記。 2.3.2 能結合課堂的的教學進度,鞏固上一節課的學習,或為下一節課 作預備。 2.4 教師宜向學生清楚說明該份家課的目的及要求、建議完成家課的時間及 方法。 2.5 「訂正」、「溫習」不視為一項獨立家課。
3. 家長的角色與責任: 3.1 為子女提供適當的環境,如替子女訂定一個做家課的時間,預備足夠的 文房用具、消弭影響他們做家課的障礙如噪音及干擾。 3.2 清楚明白家課的目的與要求,為子女提供適當的指導。 3.3 詳加細閱教師派發的手冊及批改後的家課。 3.4 與學校教師溝通,以瞭解子女的學習進度及向學校反映子女在家中的 學習態度,如果遇到困難,亦應及早與教師商討解決的辦法。
4. 其他: 校方會定期透過家長教師會、問卷、家長會等渠道,蒐集家長的意見,檢討 家課政策。
|